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黔东北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及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接壤处,总面积31113公顷。
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87年,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叶猴及其栖息地,属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扩展资料:
1994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隶属省林业厅管理,管理机构定编25人。
2002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锯齿山黑叶猴自然保护区归并麻阳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并于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04年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擦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贵州省的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什么?
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黑叶猴及其栖息地。
贵州省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与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的交界处;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87年,主要保护对象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叶猴及其栖息地,它属于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31113公顷,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经科学考察,保护区内分布各类珍稀野生动物300多种,其中哺乳动物37种,鸟类149种,两栖爬行动物32种,鱼类48种;保护区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叶猴、豹、林麝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黑熊、大灵猫、猕猴、斑羚、穿山甲、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等27种。
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特色
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距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县城仅24公里,可乘车前往,亦可乘船经乌江到思渠或洪渡起岸,沿途除乌江百里画廓风光饶有奇趣外,进入保护区后绮丽的风光更使人耳目一新。
区内高大雄伟的石灰岩断层,切割幽深的河谷,清冽平缓的流水,河道中矮小的断层形成的落差景观,特别是老鹰岩景点,清澈见底的麻阳河水沿着弯弯曲曲的河床静静地流过峡谷。河岸两旁溶洞比比皆是,有的溶洞大小相串,洞中石钟,石笋千姿百态。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麻阳河主要保护什么动物
贵州省的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黑叶猴及其栖息地。
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87年,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叶猴及其栖息地,属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经过科学考察,保护区内分布各类珍贵野生动物300余种,其中兽类37种,鸟类149种,两栖爬行类32种。
黑叶猴的栖息环境:
黑叶猴是比较典型的东南亚热带和南亚热带的树栖叶猴。主要栖息于江河两岸和低山沟谷地带的热带雨林、季雨林和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栖息生境的海拔高度在600-1200米之间。栖息在热带、亚热带森林繁茂,灌木丛生,山势险峻,岩洞较多的石灰岩地区。
黑叶猴善于攀缘、跳跃,在人兽罕到,生有稀疏树木的悬崖峭壁则是他们活动觅食的主要场所。夜间则栖息于悬崖峭壁间的天然岩洞内。生活于分布区北部的黑叶猴体毛较长而密,到了冬季在皮下聚积有较厚的脂肪,因此具有较强的抗寒性。
麻阳河主要保护黑叶猴。
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和独特的峡谷地貌景观,地貌独特,风光旖旎,是集山、水、洞、峡谷、溪泉、河流、珍稀动植物等一体的景区,极具美学欣赏价值。
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87年,经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叶猴及其栖息地,属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黑叶猴是比较典型的东南亚热带和南亚热带的树栖叶猴。主要栖息于江河两岸和低山沟谷地带的热带雨林、季雨林和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
黑叶猴是一种美丽可爱的全球濒危灵长类动物,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在科学研究、物种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目前,世上仅存2000余只。
作为全球最大的黑叶猴栖息地,麻阳河保护区内究竟有多少只黑叶猴,一直是动物学家关注的问题,因为数据精准对珍稀物种的管理保护具有很高参考价值。为此,省林业厅组织19位国内外学者、研究人员和保护区工作人员,历时近3年,再次详尽调查麻阳河黑叶猴的种群数量、分布范围。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麻阳河黑叶猴。
本文来自作者[依芙]投稿,不代表巅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bdianzi.net/gb/1364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巅峰号的签约作者“依芙”!
希望本篇文章《位于贵州省的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哪里?》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巅峰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黔东北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及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接壤处,总面积31113公顷。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87年,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